循迹户县农民画,传统文化新发展
——户县农民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5年7月15日,汉学院暑期调研队的同学在指导老师张丹的带领下参观了户县农民画展览馆。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建成于1976年,是全国第一家县级农民画展览馆,面积7388平方米。
由于发展的需要,近期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和户县农民画协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新展馆的建设和布置工作。新展馆坐落在旧展馆的后面,现已基本建成。新展馆预计将在八月初正式对外开放,将正式更名为“户县农民画珍藏馆”。我们有幸在展览馆王文吉副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新馆。王馆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就户县农民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为我们进行了详尽地解说。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的农民画主要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自己画的,以宣传画为始,主要以漫画、连环画、板画为主,原创性极高。以后开始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
70年代是户县农民画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它在全国农民画领域的主导地位。农民画家在中央美院和西安美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画作更具专业性,风格也更像中国画,作品具有一定的写实主义色彩。1973年,189件户县农民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1974年全国发行了六张户县农民画杰出作品纪念邮票。
80年代以后受社会大环境变化和外来思潮的影响,户县农民画加入剪纸等传统文化的特点,改良发展。开始注重作者自身的体会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不再写实,而是以夸张变形为主。
农民画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不断改良,不仅有生活,而且极富时代感,深受外宾欢迎,很多来户县旅游的外国游客都会挑选几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挂在家中慢慢欣赏。
王馆长提出农民画的历史价值远远大于其艺术价值,所以我们需要热爱农民画的人去用心灵感悟其中的美,将其灵魂展现出来。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当农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画家们重拾画笔,画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农民画画家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政策的引导下,人们对农民画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烈。虽然过程必然艰辛,但我们仍旧相信农民画的前景是美好的。